盧紅羽詳情頁盧紅羽詳情頁2盧紅羽詳情頁3盧紅羽詳情頁4盧紅羽詳情頁5單招戰績許亞茹詳情頁1許亞茹詳情頁2許亞茹詳情頁3許亞茹詳情頁4優秀學員分享優秀案例暑期夏令營體育單招、高水平體育統招體育考研翟輔星李京靜管理團隊專業課名師外聘專家詳情頁北京體育大學詳情頁上海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天津體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廣州體育學院南京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沈陽體育學院哈爾濱體育學院河北體育學院吉林體育學院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山東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體育科技學院體院類安徽師范大學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阜陽師范大學贛南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海南師范大學詳情頁杭州師范大學詳情頁合肥師范學院河北師范大學河南師范大學衡陽師范學院湖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吉林師范大學江蘇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廊坊師范學院遼寧師范大學洛陽師范學院南陽師范學院內蒙古師范大學青海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商丘師范學院沈陽師范大學天水師范學院西北師范大學西華師范大學新疆師范大學云南師范大學長春師范大學重慶師范大學長春師范大學師范類北華大學大連大學廣西大學邯鄲學院河北工程大學河南大學河南理工大學菏澤學院湖南工業大學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華東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黃河科技學院吉首大學集美大學暨南大學嘉應學院江漢大學井岡山大學聊城大學魯東大學南昌大學內蒙古大學寧波大學寧夏大學青海民族大學三亞學院山東理工大學山西大學陜西理工大學深圳大學石河子大學蘇州大學同濟大學西藏民族大學西南大學煙臺大學延邊大學揚州大學宜春學院云南民族大學張家口學院浙江大學中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南大學重慶文理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南昌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張家口學院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南京工業大學綜合類高水平院校合作交流行業資訊師生活動優秀學子家長分享北泰簡介聯系我們

教育部:高水平運動隊招生高??缮暾堅鲈O體育專業

12
發表時間:2023-08-08 17:22

政策解讀


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報名條件,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含)以上技術等級稱號者方可以報考高水平運動隊;此外,高水平運動隊錄取學生中,高考文化課成績不低于招生高校相關專業在生源省份錄取分數線下20分的,可申請就讀相應的普通專業;其余學生限定就讀體育學類專業。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發布《關于開展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的通知》,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申報工作正式開始。2024年高水平運動隊新政實施,高??梢酝ㄟ^增設體育專業解決當前問題。清華大學就在今年4月份教育部公布的2022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中新增備案“體育教育”專業,為2024年高水平運動隊招生做好了準備。


通知原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貫徹落實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教高〔2023〕1號,以下簡稱《改革方案》)要求,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我司將組織開展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方式
普通高等學校新增本科專業、第二學士學位專業、調整專業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擬撤銷專業等,在7月17日—8月31日集中進行備案或審批申請。
其中,高校申請設置《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的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專業代碼后加K表示),以及尚未列入目錄的新專業(以下簡稱目錄外新專業),統一在教育部網上服務大廳(網址:zwfw.moe.gov.cn,以下簡稱大廳)進行審批。
申請設置以上兩類專業外的其他專業(含已獲批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的專業補充備案)、調整專業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以及申請撤銷專業等均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與服務平臺(網址:gdjy.moe.edu.cn,以下簡稱平臺)進行備案。
二、工作要求
(一)各高校要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優化專業結構,設置符合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的專業。支持有條件的高校面向基礎學科領域、國家戰略必爭領域、新興產業領域、冷門緊缺領域、民生急需領域等增設專業。對就業率過低、不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高校應謹慎增設、及時調減。從嚴控制藝術類專業設置,高校申請增設藝術類專業,應符合辦學定位,并已列入正式發布的學校事業發展規劃(規劃文件須一并附上)。
(二)支持高校深化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對現有專業升級改造,培育交叉融合的新興專業。設置目錄外新專業要充分論證,專業名稱應科學規范,與目錄內已有專業有明顯區分,具有一定的發展性,避免簡單疊加或口徑過窄。
(三)高校增設專業應滿足《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國標)基本要求,對照國標要求,科學、規范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配齊配強教師隊伍、教學條件、實踐基地等,確保人才培養方案能落實落地,保證專業建設的基本質量。
(四)對于停招不滿5年或尚有在校生的專業,高??稍谕咨瓢才艛M調整專業在校生培養工作的前提下進行調整和撤銷備案。對于停招5年及以上的專業,平臺將進行撤銷預警提示,相關高校應及時進行撤銷備案,主管部門要做好形式審核。
(五)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省級統籌和工作指導,結合本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實際情況,引導有條件的高校增設急需緊缺專業,并避免大量重復設置“過熱”專業。各省于7月31日前在平臺報送本地急需緊缺專業、就業率低的專業清單,為屬地高校優化專業結構提供參考。高校主管部門要做好新增專業形式審核工作,對不符合工作要求的高校及時提出反饋意見。
三、申報程序
(一)校內審議和公示。高校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本校專業發展規劃和師資情況、辦學條件等,嚴格論證擬新設專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制人才培養方案。校內專業設置評議專家組織對擬新設專業、擬調整專業、擬撤銷專業進行審議,形成審議意見。新設專業、調整專業、撤銷專業的申報材料和審議意見應在學校主頁顯要位置進行公示,時間不少于一周,并接受監督舉報。公示無異議方可進入下一程序。
(二)網絡申報。8月31日前,高校指定專門人員分別登錄大廳和平臺,按照網上操作提示,填寫并導出專業設置申請表,經學校負責人簽字并蓋章后,連同校內審議意見一并掃描上傳。
(三)網絡公示和意見反饋。高校申報新增專業材料分別在大廳和平臺公示1個月,同期我司組織專家開展線上評議。高??稍诰€查看公示情況和評議意見,并對公示期間的反饋意見進行研究處理。
(四)正式報送材料。10月25日前,高校主管部門通過平臺將正式申報文件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備案專業)申請匯總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第二學士學位專業)申請匯總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審批專業)申請匯總表》《撤銷專業匯總表》等一并掃描在線報送。高校申報醫學類、公安類等特殊專業征求的相關部門意見掃描件,可由高校主管部門代為上傳。
四、其他工作
(一)“一校一案”抓好《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貫徹落實。各地各高校結合本地本校實際,加快制定本地本校學科專業改革實施方案。按照《改革方案》要求,地方高校實施方案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其他中央部門所屬高校經主管部門同意后報教育部備案,直屬高校及各地實施方案報教育部備案。10月25日前,各地、各直屬高校報送教育部備案的實施方案,通過平臺“落實改革方案”專欄上傳。
(二)核對本校專業設置基本情況。9月1日至9月30日,無論高校本年度是否增設、調增或撤銷專業,均須登錄平臺核對本校專業設置情況,更新各專業負責人、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情況等,并上報本校已停招專業和2023年擬停招專業。請將在線填寫的專業設置情況匯總表從平臺導出,加蓋學校公章后掃描上傳。學校未按時完成本年度專業設置情況核對的,將影響下一年度專業申報。
(三)試行專業預備案制度。學校要建立健全專業設置定期研究、提前研究的工作機制,每年根據社會需求、辦學定位、辦學條件等對本校專業規劃及具體設置進行專題研究。自2024年度起,通過平臺申報備案的新增專業(不含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第二學士學位專業),須提前一年進行預備案,提交增設專業理由和基礎等材料,第二年方可正式申報。正式申報備案的專業須與預備案專業相同或相近。各校計劃于2024年度申報備案的新增專業,應于9月1日至9月30日在平臺“預備案”專欄申報。
(四)規范合作辦學專業備案和審批。申請設立或舉辦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含內地與港澳臺合作辦學,下同)以及在辦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新增或變更開辦專業的,按照中外合作辦學行政許可程序執行。其中,申請設置國家控制布點專業,應按專業設置程序在大廳提前進行審批,審批通過后方可申請中外合作辦學;申請設置非國家控制布點專業,應在新設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或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新增、變更開辦專業獲批后,于當年或次年平臺開放期間在“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備案”通道補充備案。按程序獲批延長招生有效期的合作辦學專業,應及時更新招生有效期。
(五)臨時賬號事宜。各?。▍^、市)向教育部正式來函申請設置的新建本科高校,以及已獲批籌備設立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可在平臺申請獲取臨時賬號,同步開展專業備案申請。臨時賬號申請備案專業有關材料,待有關高校、機構獲批后轉入正式賬號。
五、聯系方式
政策咨詢: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綜合處 萬瑞、王偉,010-66097814。
大廳技術咨詢:教育部信息中心 康瑀、魏滔,010-66097793/2045。
平臺技術咨詢:鄭陽,010-58582624,13811520169。
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將此文轉發至所屬普通本科高校。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23年7月14日


分享到:
手機:18611295576        電話:400 178 1900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城南街道百水路北泰體育產業集團